首页 > 疾病科普 > 女性健康 > 八大致命习惯威胁妇女的私处健康

八大致命习惯威胁妇女的私处健康

来源:娘亲百科网    阅读: 1.8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一些看似无伤大雅的生活习惯,可能会在我们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损害我们的身体健康,甚至造成大祸。

八大致命习惯威胁妇女的私处健康

疾病1:阴道霉菌感染

常识储备:阴道霉菌感染的主要症状包括白色分泌物增多、阴部瘙痒、红肿或异味。身体出现以上症状时,如果确实是霉菌感染引起的,只要在患处涂上外用消炎软膏就能治愈。

这种软膏是非处方药,可以在任何药店购买。但如果你每年的感染率超过三次,则最好到医院找出致病原因。

致病纰漏1:甜食

糖果和碳酸饮料不仅能够导致蛀牙,还能助长霉菌在人体内的繁殖速度。血液中含糖量越多,越容易促进霉菌的气焰,引起局部感染。

对霉菌反复感染者的研究表明,大多数患者尿液中的糖分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血糖水平的平均值。临床统计计,90%的女性患者在减少日常糖分摄入量后,一年内阴道霉菌感染复发。

预防措施:虽然医学证明霉菌感染与糖分摄入量有关,也没有必要将含糖食品从食谱中彻底清除。

致病纰漏2:口服避孕药

服用含有雌激素成分的口服避孕药的女性受霉菌感染的几率要高出其他女性近一倍。因为药片提供的过量雌激素会改变阴道内的酸碱环境,而这种被改变的环境恰恰最适合霉菌的繁殖。

预防措施:尽量选择雌激素含量低的口服避孕药。

此外,还可以选择完全不含雌激素的避孕药,但与含雌激素的口服避孕药相比,这种药的避孕效果明显差,特别是每天忘记同时服药的情况。

疾病错误3:抗生素

抗生素是可能感染霉菌的许多疾病因素中最困惑的抗生素的作用是杀死病原菌,为什么会长霉呢?

还是相信科学吧,没错,抗生素在消灭体内有害病菌的同时,也会杀死很多能够控制霉菌生长的有益细菌,从而导致霉菌“泛滥”。服用药力强的广谱型抗生素,副作用特别明显。

注意事项:感冒初期不要轻易服用抗生素。即使确实有必要,也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如果医生认为温和的抗生素足以达到治疗效果,最好不要吃药力更强的种类。一些专家建议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可以服用乳酸菌片。研究表明,嗜酸性乳酸菌能有效控制霉菌的繁殖,保持体内酸碱环境健康平衡。

疾病2:膀胱炎

常识储备:尿频、排尿时,下体伴有灼热和刺痛感是膀胱炎最明显的症状。除了症状诊断,医生也能通过尿液化验的结果做出判断。确诊后,一般只需连续服用三天抗生素,大部分症状就会消失。

致病错误4:性生活

妇科医生认为,性交中大量细菌扩散到阴道周围,无论采用哪种体位,性生活都会大幅度提高女性患膀胱炎的危险。

其中传统体位对女性健康最不利,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男性阴茎和腹股沟附着的细菌最容易接触女性尿道。

预防措施:在性生活中,男性用肘关节支撑体重,不必在腹股沟挤压女性尿道,也可以尝试安全的姿势。

性生活结束后,尽量多喝水,有助于排尿带走可能发病的细菌。性生活开始前,用温水清洗阴道和肛门,男性也应该清洗阴茎,减少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疾病缺陷5:性感内衣

性感内衣由于低腰、纤细的结构设计,内衣部分在运动中容易错位,直肠附近的细菌不可避免地会进入尿道。

注意事项:如果性感内衣有独特的时间,请选择内衣部分宽、平坦的设计。这个设计不容易错位变形。另外,为了保持良好的通风效果,最好选择棉衬里的内衣。

疾病3:细菌性阴道炎

常识储备:细菌性阴道炎是最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治疗不及时,孕妇流产或早产,危险性极大。

细菌性阴道炎的症状与乳突病毒(HPV)引起的宫颈癌的临床表现非常相似。出现类似症状时,应尽快到医院检查。妇科医生可以通过宫颈涂层识别细菌性阴道炎和宫颈癌。

致病纰漏6:吸烟

有充分的科学证据表明,吸烟的女性患细菌性阴道炎的危险远远高于不吸烟的女性。香烟中所含的化学成分会减少女性阴道内具有平衡保护作用的乳酸菌的数量,从而使细菌性阴道炎的致病细菌有机会大量繁殖,导致感染。

预防措施:最彻底的解决办法——戒烟。

致病错误7:宫内节育器

安装宫内节育器的风险是通过节育器周围的毛细血管进入子宫,改变子宫和阴道内的细菌平衡,最终引起细菌性阴道炎。

预防措施:大约1/3放置宫内节育器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在痊愈后6个月内复发。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医生会让你服用抗真菌药物或建议你选择其它避孕方式。

致病错误8:清洁方式不当

研究人员发现,日常清洁方式选择不当,维持子宫和阴道内环境平衡的乳酸菌大幅减少,不仅不能促进健康,还增加了妇科疾病,特别是细菌性阴道炎的发病概率。

注意事项:不要频繁清洗阴道。女性下体出现少量分泌物是正常现象,而且这些分泌物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脏,这些分泌物维持着阴道内酸碱度的平衡。

如果担心下半身散发异味,可以选择吸水性强、透气性好的棉内衣,经常更换保持下半身干燥。

妇科疾病
男科疾病
孕期疾病
儿童疾病
生活疾病
男人健康
女性健康
用药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