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科普 > 女性健康 > 女性不同年龄段如何补充营养

女性不同年龄段如何补充营养

来源:娘亲百科网    阅读: 3.02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的身体也会发生多少变化,这时我们的饮食也应该根据身体的需行相应的变化,到了60岁也不能说是补充适合20岁的营养物质,所以不同的年龄应该为身体补充不同的营养

女性不同年龄段如何补充营养

20岁:每天喝牛奶的骨头很强

20岁以上是身体状态最好的年龄段。很多人爱由着性子来:大吃大喝、三餐不规律、睡得很晚、迷恋垃圾食品。

常喝奶:20多岁,是强壮骨质的最后机会,以后就只能努力保持这个水平,或者“吃老本”了。成人每天应摄取800毫克钙,怀孕或哺乳时应摄取1000毫克。但是,一次补钙过多也不好。因为人体一次只能吸收500毫克的钙。每天必须分次摄取牛奶、酸奶、奶酪等高钙食品。同时不要喝碳酸饮料,以免影响钙的吸收。

多吃菠菜:为了预防胎儿畸形,女性必须摄取足够的叶酸。从怀孕开始,叶酸必须发挥作用。但是,很多准妈妈在怀孕一段时间后开始补充叶酸。因此,20多岁的最佳生育年龄的妇女应随时补充叶酸。除了菠菜,芦笋和花生都有丰富的叶酸。

少喝酒:酒精饮料热量高,但营养不足,头发、指甲和皮肤出现状况。此外,酗酒会导致身体内部增重,内脏脂肪附着在器官上,增加晚年患心脏病、糖尿病和癌症的风险。

每天吃早餐:这个年龄一定要树立良好的饮食习惯,今后几十年就会受益。坚持每天都吃一顿营养健康的早餐,喝碗粥、吃个鸡蛋、最好再加点水果。健康的早餐能帮你拥有好身材。

30岁:粗粮坚果护心脏

没完没了的加班,嗷嗷待哺的孩子,此年龄段的人没多少时间考虑膳食营养,而且经常睡眠不足。

多吃粗粮和豆类:选择血糖指数低的碳水化合物,如全麦面包、柚子、豆类、苹果等,有助于维持旺盛的能量,预防糖尿病。

多吃鱼和坚果: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欧美伽3脂肪酸,可以保护心脏。如果怀孕了,还可以促进宝宝的脑眼发育,减轻产后抑郁症。鱼中深海鱼最好,坚果中核桃最好。

健康地吃点心:此时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容易吃很多高盐、高糖、高脂肪的点心。随着时间的推移,体重增加的可能性很高,但营养不足。如果不吃零食的话,可以选择坚果、燕麦饼、酸奶、水果等。同时,专家强调,健康饮食会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有利于今后建立健康饮食习惯。

40岁:吃红肉消除疲劳

无论男女,新陈代谢速度都比30岁下降10%。体重不断增加,同时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风险升高。女性可能会感受到某些绝经后的症状,如情绪波动、潮热、焦虑等。

彩虹食物:皮肤失去光泽和弹性,需要补充多种蔬菜,摄取能滋养皮肤的维生素e、胡萝卜素和必要的脂肪酸。

少吃点心:新陈代谢减慢,每天要少摄入20千卡。所以,不要吃零食等高卡路里的食物。

多吃红肉:女性月经周期变动,容易贫血。嗜睡、衰退、注意力难以集中等是缺铁的症状。建议每周吃3~4次红瘦肉,加上足够的鸡蛋、豆类和全谷物,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增加铁的吸收。

大豆:大豆含有植物雌激素,可以平衡激素水平。研究表明,经常吃豆腐、豆浆的亚洲女性,热症状少。

50岁:鱼和鸡蛋补充D

此时,1/3的人胃酸分泌不足,消化不良。同时,人到了50多岁,晒太阳的机会只有年轻时的30%,更易缺乏维生素D。此时正是心脏病、骨质疏松症和癌症的高发期。

多吃燕麦:燕麦和豆类富含可溶性纤维,可以多吃。同时,我们应该多吃低脂肪牛奶和酸奶。

少吃盐:这个年龄的许多疾病都是高血压引起的。所以,不要吃太咸的食物。同时,多吃含钾的食物,有助于降低香蕉和芹菜等血压。

1个鸡蛋1份鱼:从减少癌症到消除抑郁,补充维生素D能保护每一个细胞。50多岁晒太阳少了,更需要从饮食中补充维生素D。例如金枪鱼罐头、强化维d的牛奶、鸡蛋等。

吃牛肉:胃酸分泌不足,食物中维生素B12的吸收下降。缺乏这种营养素会使人虚弱易怒,同时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每天吃块牛肉、1碗强化谷物片等能提供丰富的维生素B12。当然,也可以每天吃片复合维生素。

60岁以上:少吃香肠能防癌

此时新陈代谢比20岁时降低20%-40%,肥胖成为问题,癌症风险急剧增加,身体出现老化。

多补益生菌:年纪大了,肠道也老化了,肠内益生菌会减少,消化吸收功能会变差。这个时候可以多喝酸奶。有的乳酸菌饮料也不错,但必须得选择“活菌”。此外,有些食物可以帮助肠道益生菌的生长,平时也可以多吃豆类、豆浆、苹果、海藻等。

多喝茶:老化对口渴不敏感,老人缺水疲劳、疼痛,膀胱炎、肾病可能发生。也可以喝点咖啡,但要少加糖,不加咖啡伴侣,可适当加点低脂奶。

不吃香肠:80%的肠癌发生在60岁以后,少吃加工肉类,如香肠、火腿、熏肉等。

多吃绿叶菜:许多绿叶菜含有丰富的饮食纤维和抗氧化物质,可以降低癌症风险,控制体重。

妇科疾病
男科疾病
孕期疾病
儿童疾病
生活疾病
男人健康
女性健康
用药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