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享生活 > 健康生活 > 预防胆囊炎,需要从生活中点滴做起

预防胆囊炎,需要从生活中点滴做起

来源:娘亲百科网    阅读: 1.8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根据体格检查结合患者在急诊做的彩超,可大致判断是胆囊的问题,但是还需进一步做检查以确定诊断,予腹部CT检查,检查结果提示考虑胆囊炎并周围渗出。针对急性胆囊炎,常采取药物对症治疗。首先最重要的便是禁食,嘱咐患者禁止吃任何食物。因为患者处于禁食阶段,给予葡萄糖酸钙溶液进行营养物质的补充,同时予以药物抗炎治疗。

【基本信息】男性、73岁

【疾病类型】急性胆囊炎

【就诊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溧阳分院

【就诊时间】2020年7月24日

【治疗方案】采取补液、护胃、抗炎等药物治疗,饮食控制

【治疗周期】住院十天,出院后日常注意饮食及生活习惯

【治疗效果】患者不适症状消失,复查未见异常

一、初次面诊

我曾接诊过一个七十三岁的老爷爷,老爷爷因为“上腹部疼痛不适七小时”收入我科。患者自诉七小时前没有什么原因便突然出现上腹部疼痛,这种疼痛是软绵绵的痛,不会很剧烈,呈间歇性,伴有发烧,最高体温有38.3摄氏度,还出现了恶心、呕吐胃内容物的症状。随着时间发展,患者疼痛症状逐渐加重,于是便来到了我院急诊就诊,急诊做了腹部彩超提示:胆囊内略强回声,沉积物?胆系扩张。怀疑是急性胆囊炎。患者为了明确诊断以及获得进一步治疗,便由急诊收入我科。

二、治疗经过

患者入科后,询问患者有没有存在一些基础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表示患有五十多年的高血压,最高血压有200/120mmHg,平时有在吃卡托普利以及硝苯地平,但是吃药时间以及次数不规律。完善入院资料后先做一下常规的腹部检查,检查发现患者腹部平坦,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腹软,右上腹压痛阳性,墨菲氏征不明显,无反跳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

根据体格检查结合患者在急诊做的彩超,可大致判断是胆囊的问题,但是还需进一步做检查以确定诊断,予腹部CT检查,检查结果提示考虑胆囊炎并周围渗出。胆囊中并未见到胆囊结石,因此可怀疑是因为饮食不规律、熬夜等外界因素导致患者出现胆囊炎。

预防胆囊炎,需要从生活中点滴做起

针对急性胆囊炎,常采取药物对症治疗。首先最重要的便是禁食,嘱咐患者禁止吃任何食物。因为患者处于禁食阶段,给予葡萄糖酸钙溶液进行营养物质的补充。

此外,患者存在高血压,予每天定时检测血压以及硝苯地平、依那普利降血压,给予奥美拉唑护胃,奥硝唑抗炎治疗。经过一周治疗,患者不适症状消失,将禁食改为流质食物,再行观察,两天后,患者正常进食,未出现腹部疼痛等不适,体格检查未见异常,复查彩超未见异常。于是为患者办理了出院。

预防胆囊炎,需要从生活中点滴做起 第2张

三、治疗效果

患者入院后,经过相应检查,最终明确诊断为胆囊炎。采取饮食控制以及补液、护胃、消炎等药物对症治疗,患者不适症状逐渐改善,一周后,患者不适症状消失,将禁食改为流质饮食,再继续观察,直到恢复正常饮食,患者都没有再次出现不适症状。

出院时查体患者一般情况可,生命体征平稳,腹部无压痛,提示治疗有效,因此安排患者出院。

四、注意事项

1、生活要有规律,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不暴饮暴食,少吃油腻食物,消除发病诱因。多进行经常性的活动,调理经络气血,以利于胆道疏通,减少急性发作。

2、注意饮食卫生,酌情饮用矿泉水或磁化水。平时应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应在1500毫升以上。饮食要有节制,避免暴饮暴食。严格控制脂肪和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脑、内脏、鱼卵、蛋黄等。饮食宜多用高碳水化合物、低脂、多维生素的清淡易消化食物,多吃萝卜、青菜、豆类等副食,多食新鲜水果,少吃辛辣、油炸食品,应戒酒,不吃生冷不洁食物。

3、对久坐的人应强调进行户外活动,可选择做操、跑步、散步、太极拳、气功等锻炼。提倡腹式呼吸,能对胆胰肠胃起到有节律的“按摩”作用,使肝胆疏泄流畅。

五、个人感悟

本病例患者突然出现右上腹疼痛,伴有恶心、呕吐胃内容物表现,经过急诊彩超怀疑是胆囊炎,我给患者做了初步的腹部体格检查,发现患者存在右上腹压痛,但是并没有出现反跳痛,墨菲氏征也不明显。为了进一步诊断,又完善了CT,最终确诊为胆囊炎,经过药物治疗,患者不适症状逐渐改善直至好转。

胆囊炎一般有两种治疗方式,一种是药物治疗,就像本文患者一样,采取抗炎、利胆等药物对症处理,但是存在一定的复发性。第二种是采取手术治疗,适用于合并胆囊结石等患者,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等,此手术属于根治术,术后也需要辅助药物治疗。此外,患者若后续再出现饮食不健康或生活不规律等情况,则仍有可能存在复发可能性。

因此建议患者在后续若出现症状反复时,需及时就医,否则小病则会拖成大问题。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不论是哪种疾病,都与不健康的作息、饮食、卫生等习惯有关,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多注意健康饮食,劳逸结合,注意卫生等,如果感觉不舒服,及时医治,将疾病扼杀在摇篮里。

理财
家居
运动健身
家具
健康生活
恋爱技巧
真情实感
二胎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