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科普 > 用药指南 > 感冒乱吃感冒药会越吃越重!中医教你轻松分辨寒热 九味羌活颗粒能和感冒灵颗粒一起吃吗

感冒乱吃感冒药会越吃越重!中医教你轻松分辨寒热 九味羌活颗粒能和感冒灵颗粒一起吃吗

来源:娘亲百科网    阅读: 1.27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九味羌活颗粒能和感冒灵颗粒一起吃吗

最近有读者提问,如何分辨寒热?家里的老人小孩经常感冒,自己到药店买中成药却不知道怎么买?

读完这篇文章,原来复杂的感冒只要4个步骤就能轻松分辨清楚了,为人父母一定要学起来!

感冒乱吃感冒药会越吃越重!中医教你轻松分辨寒热 九味羌活颗粒能和感冒灵颗粒一起吃吗

感冒

宋代·杨士瀛撰于1264年著述《仁斋直指方》,首提“感冒”一名。近代以来,“感冒”一词被现代医学所沿用,泛指上呼吸道感染和流行性感冒,感受风邪或时行病毒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

临床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特征。

风为百病之长

按临床证候表现,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时行感冒和暑湿感冒四类,但总的来说,都是“风邪”引起。

“风邪”是中医认为一种病气,受感“风邪”后的患者会表现出与“风”有类似的症状,如游走性的疼痛、体表发热、气急气逆、脉浮等等。

所以,想要治疗好“感冒”,不管是寒是热,有一点十分重要、贯彻始终:一定要用“祛风药”。

畏寒、发热、头晕、头痛、皮肤痒痛、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咳痰,这些多是“风邪”致病,是感冒就有“风邪”,所以这个不需要分辨,记下来就行了。

分辨寒热

感冒的中医分型大致可以分成四种,只有根据辨证施治的理论,认真加以区别,然后选用相应的药物,才能药到病除,所以,重点来了,如何分辨寒热呢?其实分辨出以下四点就可以了。

看鼻涕、看痰:如果鼻涕、痰是黄色、黄白色、黄绿色、黄色带泡沫,质地浓稠不清晰,那么都是热证的表现。“热象”在口鼻的表现不仅仅是痰的颜色,还表现在时常觉得口干、口苦、鼻干疼等等。如果您的理解能力比较好,还可以分辨一下“热证”跟“燥证”,两者类似,“燥证”的表现重点为干,“热证”的表现重点为热;如果鼻涕、痰是白色、质地清晰,那么是寒证的表现。“寒证”在口鼻还时常表现为鼻塞,鼻涕跟痰的量比较多等等。

听声音分辨寒热:热证的咳嗽声多伴有气促、呼吸声粗,张口抬肩,小朋友甚至鼻翼煽动,咳嗽声相对短而有力;咽喉不舒服的患者的热证表现干疼,或灼热痛,声音嘶哑尖锐;寒证的咳嗽声相对热证比较低沉,咳嗽频繁,白天稍好,夜里加重。

感冒乱吃感冒药会越吃越重!中医教你轻松分辨寒热 九味羌活颗粒能和感冒灵颗粒一起吃吗 第2张

看舌质分辨寒热:请注意,这里不是看舌苔,是看舌质,舌质看虚实寒热,这对于初入门的人更容易分辨。

舌质红

舌质红,舌边红,舌瘦长,有时候舌苔白黄,或舌苔白腻,或有芒刺都不打紧,只要是舌质红,便是热证;舌质淡白或者淡红,舌比较虚胖,有时候舌苔即使有点薄黄,也不打紧,只要是舌质白,便是寒证。

舌质淡红

触脉象分辨寒热:脉象对于大部分初学者来说很难,但是这里也有个简单的办法,只要正确找到脉的位置(桡动脉),感冒的脉象不管分区,只要把个浮沉紧数的大概感觉就可以了。

三个手指轻轻按压下去,能感觉搏动,重一点按下去反而搏动没有刚才强烈(注意不是不会搏动),再抬一点手指起来,搏动又强烈了,表明脉是浮在上面的,这大部分就是“感冒”的脉象了。

脉在指下,感觉跳动十分快,自己数数,一息5-6至,也就是一分钟90次或以上,基本判断就是数脉,浮数多是热证;脉在指下,感觉脉有点紧,有点“拘束”的样子,便是紧脉,浮紧多是寒证。另外,还有时行感冒,就是流行性感冒,比较厉害的一种,表现为发病较快,病情重,高热、怕冷寒战、流涕、头痛剧烈、肢体疼痛、疲倦无力、舌质红、苔黄,脉浮数有力;

暑湿感冒,病人表现为畏寒、发热、口淡无味、头痛、头胀、腹痛、腹泻等症状,此类型感冒多发生在夏季,岭南地区常见。

简易治疗

风寒感冒:治疗以辛温解表为法。可选用伤风感冒颗粒、三九感冒灵、藿香正气水、荆防颗粒、九味羌活颗粒等药物。风热感冒:治疗应以辛凉解表为原则。用于风热感冒的常用中成药有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清开灵颗粒,羚翘解毒片等等。

如果家人胃肠不舒服的症状较重,还可以加用保和丸、山楂丸、香砂养胃丸等药物,另外,如果家人经常感冒,可能是体质较弱,卫表不固,平时可常备玉屏风散,健脾益气。

看完是不是觉得十分简单呢,这只是简单的判断方法,有时候病情复杂,或者病人体质比较特殊,可能表现会有有所差别,如果实在拿捏不准,应该咨询医生哦,如果您有其他更好的办法,欢迎留言哦!

#感冒#

感冒乱吃感冒药会越吃越重!中医教你轻松分辨寒热 九味羌活颗粒能和感冒灵颗粒一起吃吗 第3张

张医生是一名中医内科医生,每日分享“中医健康”知识。觉得张医生写得好的,帮忙点个“赞”!觉得张医生对您有用的,欢迎点个“关注”!

妇科疾病
男科疾病
孕期疾病
儿童疾病
生活疾病
男人健康
女性健康
用药指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