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科普 > 妇科疾病 > 儿童的健康必须从胎儿期开始

儿童的健康必须从胎儿期开始

来源:娘亲百科网    阅读: 2.9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超重儿童是患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成年慢性病开始出现在儿童青少年中,不控制就会流行。该项目负责人、首都儿科研究所专家米杰教授介绍说,超重孩子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7.6%,肥胖儿童为29.8%,分别是正常体重孩子的8倍和33倍。至于造成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原因,专家认为主要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少锻炼、睡眠不足以及出生时体重过高或过低。在此我们就请前不久曾做客北京晚报公众服务咨询台的北京妇产医院营养门诊专家李光辉,讲讲孕妇的营养及保健,以避免孩子在出生时体重过高或是过低。

儿童的健康必须从胎儿期开始

婴儿体重正常的准妈妈首先不要超重

最近胖孩子很多,和母亲的营养饮食有直接关系吗?

答:近几年准妈妈体重增长过快的确是个问题。许多孕妇有错误的认识,认为怀孕期间体重增加十几公斤是异常的,营养跟不上。

很多孕妇害怕跟不上营养,所以放开饮食补充,进入误解,无意识地认为自己吃得越多,对孩子越好,孩子就越健康。还有孕妇在怀孕前很重视自己的外在形象,控制饮食,一旦怀孕后就好像给自己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借口,可以放开吃。另一方面就是觉得自己要对孩子负责,尽管孕期反应很大,却强迫自己去吃,这就有可能导致孕妇的孕期热量超标,这种想法有可能就会害了自己和孩子,有的人体重增长过于快了会增加风险,引起不必要的疾病,比如孕期糖尿病,而对孩子的健康也埋下隐患。

比较合理的孕期增重,就是把整个怀孕与孕前的体重相比,体重差应该是12.5公斤,但现在普遍的孕妇都超过了这个数字。前几年我们做过一个调查,北京的孕妇正常情况下体重增长都超过了17公斤。

准妈妈以食物补充为主体重稳步增加

新生儿的体重有多合适?

答:一般来说,3000克到3500克,也就是六七斤的婴儿是最理想的。如果出生体重大于4000克,就属于巨大胎儿了。现在提倡预防慢性病,必须从母亲的子宫内,即胎儿开始。此外,如果体重增加过快,难产的可能性也会相应增加。对于一些孕妇来说,她们一直想剖腹产,所以她们认为胎儿太大,孕妇分娩时出血的危险就会增加,剖腹产的切口也有相应的要求,胎儿太大时分娩也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这种胎儿也会影响他未来的健康,增加儿童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

问:我现在怀孕3个月,早产反应强烈,想问一下如何注意营养而且,我读书说前三个月是孩子脑神经发育期,我的反应不会影响孩子的脑发育吗?

答:一般3个月过去的孕妇,早孕反应会逐渐减轻。这期间尽量吃的清淡,不要太油腻。怀孕前三个月,营养需求并不特别大。

前三个月确实是儿童脑神经发育的关键。作为这个时候的准妈妈一定要注意:一是热量要充足,不需要吃太多,主要是粮食,保证每天吃三两左右的粮食。二是保证充分的蛋白质,吃少量叶酸,其他问题不是特别大。有些人早孕吐得很厉害,但吐后可以吃。想吐就吐,想吃就吃,不要有太大的思想负担。很多准妈妈担心自己吐了之后蛋白质等营养的摄入量不够,对孩子会有影响,其实早孕期蛋白质的需求量只比平时多出来5克,也就是差不多1个鸡蛋的量,蛋白质的需求量就够了。

整个怀孕期间也许热量不是很充分,再加上早孕的反应,很多人都有容易疲劳的感觉。孕中期以后也就是4个月以后,孩子长得快了,营养需求也多了,这时就可以开始适当的进补,但还是以食补为主。例如,多喝牛奶,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补充钙。然而,此时应特别注意体重。一些孕妇在早孕期间体重不长,并且在4个月内开始努力食用,每月可以长5到10公斤。这种体重增加模式不太合适,这很容易为并发症打下伏笔。因此,此时孕妇应注意少吃多餐,注意食物的选择,所有食物应适量食用,如鸡蛋、牛奶、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等。然而,他们必须掌握大量的食物,有些没有营养和高卡路里的食物不应该吃,尤其是油腻的食物应该适当控制,以便尽可能稳步增加体重。

越吃孩子可能越长

听说读者说胎儿太小,每天她吃的也不少,重视营养,但孩子不长是怎么回事?

答:是有这种情况,孕妇体重已经严重超标,但胎儿却很小。我曾经诊断过一个孕妇,每天仅奶就喝1.5公斤,当她怀孕29周时,体重已经增长了十五六公斤,这就是太注重蛋白类物质的补充。蛋白质必须有氨基酸分解才能被人体吸收。体内氨基酸多的话,其他营养的吸收受到限制,氨基酸摄取过多的话,胎盘会产生不良反应。

胎盘将母亲的营养转移到儿童身上,转移通道堵塞,营养也无法到达儿童身上,这是营养摄入的严重失衡,影响胎盘的功能,根据饮食状况进行调整,使各种食物的摄入平衡,适当改善胎盘的功能。

但我们不主张孕妇在怀孕期间减肥,可以控制体重不再增加,也可以控制体重增加缓慢,但不要减肥。特别是糖尿病孕妇,如果不出现酮体,血糖值就会稳定,优先保证孩子的营养。

妇科疾病
男科疾病
孕期疾病
儿童疾病
生活疾病
男人健康
女性健康
用药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