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尚育儿 > 0-1岁 > 寨卡病毒是什么病毒

寨卡病毒是什么病毒

来源:娘亲百科网    阅读: 7.69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寨卡病毒是什么病毒

寨卡病毒是近年来在拉丁美洲肆虐的一种病毒。这种病毒通过蚊子进行传播,是一种比较严重的传染性疾病。这种疾病目前来讲还没有很好的预防手段,治疗起来也非常困难。所以寨卡病毒最好的方法是防患于未然。那么寨卡病毒到底是什么病毒呢?本文将说一下寨卡病毒那些事。

一、寨卡病毒历史

为何这样说呢?那得先说说寨卡病毒的历史了。

寨卡病毒于1947年在乌干达寨卡丛林的恒河猴分离。1964年尼日利亚首次发现人感染寨卡感染病例。2007年密克罗尼西亚出现暴发,3岁以上居民约70%被感染。2013年-2014年,法属波利尼西亚暴发流行,约报告3.2万例病例。2014年2月在南美洲智利出现寨卡病毒感染病例,这是寨卡病毒首次进入南美洲。

其实,在此之前,寨卡病毒感染并未太引起人们的关注。大概是因为感染后即便有症状也很轻微,发个烧,几天就好了,连需要住院的都很少,何况大多数没有症状。

可是,2015年5月,巴西发现确诊病例以来,目前估计50万至150万人感染,截至2016年1月,在非洲、亚洲、美洲和太平洋岛屿上至少45个国家有寨卡病毒传播的证据,其中在南美洲有23个国家和地区流行。2016年1月19日,我国台湾出现1例输入性病例。

二、缘何对寨卡病毒紧张

世界卫生组织(WHO)前几天预测,估计美洲得有超过400万感染病例。如果没有小头畸形,寨卡病毒的地位就远不如登革热,顶多也就和基孔肯雅热差不多。可是,巴西现已发现至少4000余例先天性小头畸形病例和妊娠期感染 有关,除此之外,它甚至还可能引起胎死宫内。有人说,巴西在12月份修改了小头畸形的诊断标准(之前小于33cm,现今为小于32cm便可诊断),使得小头畸形病例比之前多了20倍,不能因此说就和寨卡病毒流行有关联。但是,寨卡病毒可以通过胎盘感染胎儿是有证据的,至于是否有因果关系,还得研究

正是因为小头畸形,使得寨卡病毒迅速填补了目前没有其他新发传染病夺人眼球的空白。

按理,传播寨卡病毒的伊蚊主要是埃及伊蚊,而埃及伊蚊生活在热带,距离我们甚远,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可是除了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大家常见的花斑蚊子,也可携带寨卡病毒。白纹伊蚊在中国的分布可就广了。之前说登革热时提到过,登革热是随着伊蚊的扩张而蔓延的。由于寨卡病毒和登革热的传播媒介都是伊蚊,既然,伊蚊广泛分布,只要有输入病例,哪怕是无症状感染者,只要携带病毒,如果不加重视,不能及时诊断和隔离,一个病例便可成燎原之势。

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比如,2015年5月的韩国MERS,就连本次巴西寨卡病毒感染蔓延据说是2014年巴西举办世界杯时传入所致。

对寨卡病毒感染者的隔离和登革热一样,需要病人住在蚊帐里,病房需要有纱窗、纱门外,还得在医院周边地区定时灭蚊。

重视它,未雨绸缪,很有必要。

三、病原学

寨卡病毒为黄病毒科黄病毒属,为单股正链RNA病毒,直径40nm,有包膜,包含10794个核苷酸,编码3419个氨基酸,根据基因型别分为非洲型和亚洲型,本次巴西流行的为亚洲型。该病毒可被高锰酸钾、乙醚和60℃以上温度灭活。

四、流行病学

传染源:寨卡病毒患者、隐性感染者和寨卡病毒感染的非灵长类动物。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埃及伊蚊为主要传播媒介,白纹伊蚊也可携带该病毒。亦可通过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和分娩时感染。乳汁虽然可检测到寨卡病毒,但尚无感染病例报告。也有报道,寨卡病毒可通过输血和性传播。

易感人群:由于没有疫苗,人群普遍易感。

五、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2-12天(也就是叮咬后2-12天发病)。

大多为隐性感染,约20%-25%出现临床症状。该病起病急,多为低至中等度发热,伴有斑丘疹,关节痛(手和足小关节为主),非化脓性结膜炎。其他症状有肌痛、头痛、眼眶痛、乏力等。少见症状有腹痛、恶心、腹泻、粘膜溃疡、皮肤瘙痒等。多在2-7天内缓解,很少引起死亡。

妊娠期感染可能会引起先天性小头畸形和胎死宫内。

也有与寨卡病毒感染相关的吉兰巴雷综合征病例的报道,但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还不清楚。

六、寨卡病毒的治疗

目前无有效的抗寨卡病毒药物,对症治疗,酌情服用解热镇痛药。在排除登革热之前按照登革热进行治疗,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在发病第一周内,实施有效的隔离、防蚊措施。

相信通过本文的介绍你已经对寨卡病毒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既然认识了寨卡病毒那么就一定要积极预防自己感染上这种病毒,如果你的周围出现了寨卡病毒患者,那么你一定要积极举报,将起隔离治疗,不然可能会导致寨卡病毒快速传染哦。

备孕
怀孕
分娩
月子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