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科普 > 生活疾病 > 中医治疗癫痫有妙招 10种中药或有奇效

中医治疗癫痫有妙招 10种中药或有奇效

来源:娘亲百科网    阅读: 1.9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中医认为“无痰不作痫”,也就是说痰是致痫之源,故逐痰、豁痰是治疗癫痫很重要的方法。癫痫病人或是由于形之痰闭阻肺络,出现喉间痰声漉漉、口吐痰涎,或者由于无形之痰蒙蔽状。这些痰证有的是由于脾虚运化失职,水湿所化的痰,开成热痰、燥痰所致。验之临床,当根据患者痰邪性质不同,分别选用清热化痰、燥湿化痰、理气化痰、搜风化痰等法。

中医治疗癫痫有妙招 10种中药或有奇效

癫痫发作开始时往往是一侧面部肌肉抽动,逐渐同侧上、下肢抽动,随后发展为全身抽动。有时这个过程发展很快,当家长发现时,病儿已是全身抽动了。如果在发作前孩子已经醒来,往往表现有口咽部症状,如唾液增多,喉头发出吞咽的声音,或是一些口腔的异常感觉。虽然有时孩子心里明白,但却说不出话来。每个病儿发作的次数多少不一, 有的病儿只发作1-2次,或者一年1-2次,也有的发作比较频繁。

治疗癫痫的中药大盘点

全蝎

味辛、微温,入肝经,能熄风止痉、通络止痛、解毒散结,适用于风邪引起的惊痫,发作时有抽搐之症,被誉为“止痉抽之要药”。全蝎含蝎毒素,是一种毒性蛋白,能麻痹呼吸中枢,有溶血作用,实验证明有抗惊厥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全蝎有毒,使用时要注意剂量。常用量一般是2~5克(或1~3条),蝎尾1~2克。

蜈蚣

性味咸、温,入肝经,能熄风止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熄风止痉作用强,适用于癫痫发作引起的惊厥抽搐及口眼歪斜。蜈蚣含有两种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即组织胺样物质和溶血蛋白,有一定毒性,实验证明有中枢抑制、抗惊厥和镇痛作用。止痉作用比全蝎强。其常用量为1~3克(1~3条),入丸、散量减半,研末吞服,每次0.6~1克。

僵蚕

性味咸、辛,平,入肝、肺经。功效熄风止痉、祛风清热、化痰散结,适用于肝风内动和痰热引起的癫痫病。僵蚕主要含蛋白质和脂肪。动物实验有抗惊厥和催眠作用。常用量:3~10克,研末吞服,每次1~1.5克。

地龙

性味咸、寒,入肝、脾、膀胱经。能熄风通络、清热镇惊、平喘、利尿,适用于温热、神昏、抽搐或瘀滞等痫证。《本草拾遗》中说:“疗温病太热,狂言,主天行诸热,小儿热病癫痫”。地龙含蚯蚓解热碱、蚯蚓素、蚯蚓毒素、胆固醇、胆碱、氨基酸等。药理试验研究表明,地龙热浸液、醇提取液有镇静、抗惊厥作用。常用量:煎汤5~15克,鲜品10~20克,研末内服1~2克。

蝉蜕

性味甘、寒,入肝、肺经。能疏散风热,又可凉肝熄风止痉,多用于癫痫抽搐之证。蝉蜕主要成分是甲壳质,动物实验证明有镇静、抗惊厥、解热、抗过敏、免疫抑制、镇痛作用和神经节阻断作用。常用量:3~10克,水煎服,或单味研末冲服。

羚羊角

咸、寒,归肝、心经。能平肝熄风、清热镇惊、解毒,主治热盛神昏、惊痫抽搐,为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的要药。羚羊角主要含角蛋白以及磷、钙等成分。动物实验有解热、抗惊厥、镇痛、镇静作用,能增强动物耐缺氧性。一般水煎用量为1~3克。单煎2小时以上,取汁服。磨汁或研粉服时用量减少至0.3~0.6克。

牛黄

性味苦、凉,归肝、心经。功效熄风止惊、化痰开窍、清热解毒,多用于热盛所致的惊厥抽搐。《名医别录》中指出,“小儿百病,诸痫热口不开,大人癫狂”。牛黄所含胆酸具有镇静、抗惊厥作用,能缓和动物实验性惊厥,并能增强巴比妥钠、水合氯醛对动物的镇静效果。临床常用量是0.2~0.5克。

钩藤

味甘、微苦,微寒,归肝、心包经。功效平肝熄风、清热镇惊,适用于肝阳上亢、热盛风动所致的抽搐。钩藤主要成分为钩藤碱和异钩藤碱,此药有明显镇惊作用,可以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有预防和控制癫痫发作的作用。常用量:10~15克,其有效成分钩藤碱加热后易破坏,故不宜久煎,一般水煎时间不超过20分钟。

天麻

性味甘、平,归肝经。能熄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适用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所致的惊痫抽搐。天麻主要含香荚兰醛、香荚兰醇、天麻素等镇静活性成分,药理实验表明有镇静、催眠、抗惊厥及镇痛作用,能够有效地制止癫痫发作。常用量为3~10克。

牡蛎

性味咸、涩,微寒。归肝、肾经。功效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适用于烦躁不安、头昏目眩、惊悸失眠、热盛伤阴、虚风内动、神倦等证,为平肝潜阳之要药。牡蛎含有无机盐类成分,能降低神经细胞兴奋性,有镇静、消炎、抑制抽搐作用。常用量:10~30克,宜打碎先煎。

妇科疾病
男科疾病
孕期疾病
儿童疾病
生活疾病
男人健康
女性健康
用药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