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科普 > 生活疾病 > 新冠状病毒将与人类长期共存吗?什么因素会影响病毒的长期存在?

新冠状病毒将与人类长期共存吗?什么因素会影响病毒的长期存在?

来源:娘亲百科网    阅读: 5.34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上周,意大利球坛相继招募,几名意大利球星被诊断为新冠肺炎,意大利停止了。3月10日,意大利宣布取消4月前的所有体育比赛,封锁了国境线。3月11日,NBA也被诊断为感染了新的冠状病毒,NBA立即宣布停止。除了明星们,我们熟悉的阿甘饰演者汤姆·汉克斯等明星也遭到了新的冠状病毒的袭击。

新冠状病毒将与人类长期共存吗?什么因素会影响病毒的长期存在?

此外,各国政界也没能逃脱新冠病毒的魔掌……伊朗两名副总统、英国卫生部部长、法国文化部长、加拿大第一夫人、西班牙首相夫人也相继被确诊感染新冠病毒。

截至北京时间2020年3月16日7点,国外过去一天新冠肺炎病例突破万人,累计确诊84097例,超过国内81067例。

新冠状病毒与人类长期共存吗?

从武汉局部爆发新冠肺炎到现在,仅仅3个月就引起了世界性的流行。人们开始担心未来的新冠状病毒会像流感病毒一样长期潜伏,不定期爆炸吗?

迄今为止,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董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张毛、武汉病毒所研究员石正丽等专家表示,新冠状病毒可能在人类中长期潜伏,长期共存。

但南开大学生命科学院副教授高山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新冠病毒的毒力很强,很难与人类长期共存。

科学家对冠状病毒家族进行解码分类

目前,人们已经发现了7种可以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高山等人初步研究了1200多个Beta冠状病毒的基因组,冠状病毒RNA上的第一位(即5非翻译区内部的核糖体进入位是影响病毒力的重要因素,根据条形码(即第一位上的特殊序列)可以将病毒分为4种,第一种是MERS病毒、蝙蝠体内的HKU4病毒等,毒力最强的第二种是SARS病毒、新冠状病毒、毒力仅次于第一种,第三种是毒力更弱的OC43、HKU1等

其中,上述提到的MERS病毒、SARS病毒和新冠病毒对人类的影响非常大。

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三种冠状病毒对人类的影响力。

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MERS-CoV)最早于2012年9月在沙特阿拉伯被发现,2015年5月在韩国发生爆发。据统计,截至2017年,全球已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2100多例MERS病例,其中至少730多人死亡;

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SARS-CoV)俗称“非典”,2002年在广东爆发,2002-2003年非典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8000多人的感染,最终770多人死亡;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2019年12月在武汉爆发,在全球范围内已造成16.5万多人感染,且国外病例还在不断剧增,已造成全球大流行。

什么因素会影响病毒的长期存在?

与其他冠状病毒相比,新冠状病毒病毒能否长期存在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让我们一起讨论一下。

毒力和传染力?

有学者表示,病毒的目的不是为了杀死宿主,而是为了繁殖自己,如果快速杀死宿主,病毒就不能世代繁殖、进化……因此,病毒的毒力过强实际上不符合病毒的意义。

高山提出,第一、第二类中已知病毒的种类和宿主的种类很少,毒力过强,长期与宿主共存难以灭绝的可能性很高。第三类病毒力弱,经过长期进化可能在宿主中长期存在。

新冠状病毒的传染性比SARS病毒强,潜伏期长,症状轻,有利于病毒的传播,同时新冠状肺炎的死亡率低。

根据高山的说法,SARS病毒和新冠状病毒属于第二类病毒。根据目前的数据,新冠状病毒的传染力比SARS病毒高,但毒力还不如SARS病毒。

变异能力?

毒力和传染力可能会影响病毒的存在时间,但病毒会进化。

科学家认为,病毒在变异和进化过程中将向低毒性和高传染性发展,因为这有利于病毒本身的繁殖。

2019-nCoV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单链RNA病毒的特点是变异性能特别强,因为双链病毒还可以出现两链互补,可以相互检测,所以相对不容易变异。

但高山表示条形码序列保守性强,不易变异,因此即使新冠状病毒变异,也不太可能进化为第三类病毒。

未知的自然宿主?

不论是SARS-CoV、MERS-CoV还是2019-nCoV,其实最早都是在蝙蝠身上发现的。而且大家别忘了,埃博拉病毒最早也是在蝙蝠身上发现的……

此外,近期有研究发现,在穿山甲体内存在与新冠病毒高度类似的冠状病毒。高山提到,虽然穿山甲未必是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但仍要高度警惕潜伏在其他野生动物身上的“新对手”。需要加强对携带危险病毒的山甲等野生动物的研究和监视。

实际上蝙蝠的生存环境和人类本来就有很大的不同,蝙蝠长成这样,尽量告诉我不能吃。但是,也有必须吃蝙蝠的人,很多病毒在蝙蝠身上可能没有那么高的死亡率,到了人身上死亡率就会变高。

但为什么出现在人类中?因为人类破坏了自然规律。

人类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如乱伐、开采、吃野生动物等,实际上侵犯了属于野生动物的领土,这些病毒也感染了人类。

人应该如何与病毒和谐共处?

从人的角度来看,这些病毒微生物是可怕的,甚至是致命的。但换一个角度来讲,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存的重要意义也许就是平衡生态,只是阴差阳错地被释放在人类当中。

科学家表示,其实这些微生物来到地球上已经超过了34亿年,它基本上分布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只是人类看不见,就常常忽略它们的存在。而今天的现代人(从农业社会开始算)仅存在1万年。人类只不过是万千生命当中,非常年幼和渺小一个种群。

论在地球上的资历辈分,谁应该对谁的栖息地更好地尊重?值得我们反省。

人类的行为不仅要考虑人类的伦理,还要考虑整个动物界、整个生态的伦理。充分尊重自然界的生命,才能真正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妇科疾病
男科疾病
孕期疾病
儿童疾病
生活疾病
男人健康
女性健康
用药指南